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的话题。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那可能很多人对这两者还是难以区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切区别以及影响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一起来看看吧!
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1、定义不同
国民收入(NI)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计算方式不同
NI(国民收入)=NDP(国内生成净值)-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其中,NDP(国内生产净值)=GDP-折旧。而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外国人在本国的收入+本国人在外国的收入。
3、核算不同
国民收入强调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部分部门,统称工、农、建、商、运)创造的价值总和。而国民生产总值不仅包括这些物质部门创造的物质产品的价值,还包括第三产业通过为社会提供活劳动(劳务)所产生的价值。
4、价值构成不同
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而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
5、意义不同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则是直接反映这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而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三大产业的水平和结构状况,同时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1、GDP
从直观上我们可以感知,不论是实际工资还是名义工资,人民的工资收入水平首先受制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富,人民富;国家穷,人民也不可能富有起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是GDP,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个季度或一个年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总之,我国的 GDP发展水平,以及劳动报酬分配率都是影响我国人民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
2、消费者物价水平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CPI不断增长,一定的居民工资收入的购买力度就会不断下降,居民的实际工资收入就会不断下降,影响居民的实际消费和生活水平。所以,CPI成为影响居民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
3、税收比例
国家政府往往通过税收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税收的本质要求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对于员工个体来说,当工资收入一定的时候,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越低,税收比例越大,个人所得税就越高,员工的直接可支配的收入就越小。所以,税收比例是影响员工工资收入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4、国家相关工资政策
政府干预工资是一种不常用但是很必要的手段,尤其是通过一些基本的工资政策和指导建议,政府的相关工作发挥了保证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的作用。
政府干预工资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并落实最低工资指导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落实艰苦岗位津贴制度等。